首页>>百科常识

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是一回事吗?

今天宠物迷的小编给各位宠物饲养爱好者分享什么是奥皇的宠物知识,其中也会对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是一回事吗?(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战争)进行专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宠物相关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现在我们开始吧!

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是一回事吗?

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这是两个国家,一战时是同盟国关系。 1.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453-1922)是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国家,一战后**。帝国被**后成为土耳其共和国。 2.奥匈帝国(1867-1918)的前身是奥地利帝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为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失败后国力衰竭,国内匈牙利人要求自治,奥地利的皇帝**妥协,同年12月允许匈牙利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获得自治,匈牙利与奥地利建立奥匈二元君主国,奥皇兼任匈牙利国王。 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又名双元帝国、二元帝国,旧译奥斯马加,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地;欧洲列强之一,奥匈帝国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是在1914年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皇太子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黑手*的激进民族**分子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杀,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奥匈帝国在战争期间属于同盟国阵营,同盟国最终于1918年战败。战争期间,奥匈帝国的政局空前动荡,由兴起于欧洲中部地区的古老的皇室联姻合并而来的旧帝国抵抗不过境内**运动的风起云涌,终于解体、**为多个国家。 虽然奥地利帝国首都一直都在维也纳,但奥匈帝国在匈牙利王国的首都却是布达佩斯。匈牙利王国境内享有很大程度的的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铸币等自治权,但外交、国防、汇率等对外事务方面则与奥地利协同一致,统一由帝国的****处理。 该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极其严重,内政主要由组成她的12个民族之间的商议所决定;但当时欧洲各地民族**思想不断发展,虽然奥匈帝国在其成立期间不断有民族**起义和其它纠纷,但在它所存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 奥匈帝国一战后**成以下几个国家: 1.奥地利 2.匈牙利 3.捷克斯洛伐克(后再**为捷克、斯洛伐克) 4.南斯拉夫(后再**为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国) 5.波兰 此外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奥匈帝国的土地。

一个凶悍善战的民族,奥匈帝国是奥地利的前身吗?

奥匈帝国不仅仅是奥地利的前身,从奥匈帝国**出的国家有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此外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前奥匈帝国的领土。 一般将奥匈帝国的领土分为两个部分: 1、内莱塔尼亚(Cislethania)和奥匈帝国版图,匈牙利就占了1/3以上 2、外莱塔尼亚(Translethania)。 狭义的内莱塔尼亚仅指莱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奥地利,但广义的内莱塔尼亚还包括斯洛文尼亚、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加里西亚和达尔马提亚等地区。这部分被统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 外莱塔尼亚,即莱塔河以东的部分,也不只包括匈牙利,而且还包括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这部分领土被统称为“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圣史蒂芬一世是匈牙利的第一位**教国王,他后来被尊为圣人。 扩展资料:奥匈帝国与英、法、德、俄并列为欧洲传统五大强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其国土面积之辽阔、在当时欧洲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总人口数量之众多、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第三; 机械仪器制造业之繁荣和钢铁**工业之雄厚,排位世界第四,仅次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之后;其资源总储备之广泛和动员总兵力之庞大,亦是欧洲第四,只少于俄罗斯、德国和法国; 而农产品种类之繁多和原油产量之丰富,则是超越拥有精致农业的法国和以粮食出口为导向的俄罗斯,位居全欧之冠;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雄踞世界第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匈帝国

欧洲著名的“四大皇室”?

哈布斯堡家族发源于瑞士北部的阿尔高州,并在1020年筑起鹰堡(哈布斯堡城堡)。并逐渐将势力扩展到今天的奥地利和德国南部。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鲁道夫一世当选德意志国王(但未加冕为皇帝)。1282年12月27日鲁道夫一世夺取被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占有的奥地利公国,旋即划归哈布斯堡皇室拥有。鲁道夫一世最终于1291年逝世,哈布斯堡家族虽暂时失去帝位,但南阿尔萨斯、布赖施高(Breisgau)和帝国内的其他一些领地都被划入哈布斯堡家族。14世纪期间,新成立的瑞士联邦不断向德国南部扩张,导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鹰堡。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由瑞士南部的鹰堡,转移到下奥地利的维也纳,开始哈布斯堡王朝的进一步发展。
☆发展及鼎盛期:

·奥地利公国:哈布斯堡家族在失去神圣罗马帝位后,继续持有奥地利公爵的爵位。历任奥地利公爵都不断地扩大公国的统治范围,并将公国划分为若干个省统治。但这些划分最终导致内外奥地利分治。1379年,哈布斯堡家族两位公爵艾伯特(Albert)和利奥波德(Leopold)签定协议。艾伯特的子孙将拥有内奥地利公国,即今日的奥地利中东部,利奥波德的后裔则坐拥外奥地利公国,统治领域包括今日奥地利西部、南阿尔萨斯和位于德国西南领地。奥地利内外分治的局面,直至1490年外奥地利公爵家族绝后才得以结束。哈布斯堡家族领地再次归由一位公爵统领。

·重登神圣罗马帝位:1422年,内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五世迎娶了神圣罗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唯一的庶女卢森堡的伊丽莎白,并被指定为西吉斯蒙德的继承人。1437年,西吉斯蒙德病逝,阿尔布雷希特于次年陆续即位为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及波希米亚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二世,未加冕为皇帝)。由此以后,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圣罗马帝国皇位(1742年-1745年间除外),直至帝国覆亡。但不久后的1439年,阿尔布雷希特葬身沙场,遗下一名遗腹子拉迪斯劳斯。奥地利公爵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随后由阿尔布雷希特的一位表亲腓特烈三世继承,拉迪斯劳斯一出生就继承了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分别称拉斯洛五世/拉迪斯拉夫一世)。但很不幸,这位哈布斯堡幼主很快被人所害,使家族丧失了对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统治。1453年11月23日,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三世将奥地利公国提升为大公国,使哈布斯堡皇朝乃至奥地利在欧洲的地位都大大提高,也为皇朝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基础,王朝也逐渐步入鼎盛期。

·散叶欧洲各国:哈布斯堡皇室的权势,在马西米连一世(Maximilian I)统治期间(1493年-1519年),通过皇室联姻,得以进一步增强。马西米连本人,于1477年8月18日迎娶勃艮地公爵独女玛利(Mary of Burgundy)。这段姻缘,将属于勃艮第公国的,自法国南部至荷兰的领地统统并入哈布斯堡皇室领地。马西米连的儿子英俊王菲利浦(Philip the Handsome),于1496年,迎娶西班牙女王储胡安娜(Joanna the Mad),开创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不过,菲利浦将母亲勃艮地公爵的领地也赠与西班牙王室,种下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导火线。马西米连的孙子,日后的神圣罗马皇帝费迪南一世(Ferdinand I)于1521年5月25日 迎娶了波希米亚郡主安妮(Anne of Bohemia),次年,费迪南的妹妹玛利亚郡主(Maria of Austria)嫁与匈牙利兼波希米亚国王路易二世(Louis II of Hungary Bohemia),这两段婚姻为日后奥地利吞并波希米亚和奥匈合组二元帝国埋下伏线。马西米连的儿女,多与外国王族通婚,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影响,大大增强。

·查理五世称霸欧洲:马西米连精心安排的**婚姻,使他的孙子查理五世(西班牙称卡洛斯一世)成为欧洲的霸主。1506年,查理的父亲英俊王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继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职,成为了西属尼德兰(今日的荷兰和比利时)的首位统治者。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西班牙国王费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为了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自此,西班牙全国、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撒丁岛、那不勒斯王国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管治领域。1519年,查理的祖父,神圣罗马皇帝马西米连一世病逝,查理继承帝位成为查理五世,并承继了家族对奥地利和阿尔萨斯的管治。此时,查理五世成了统治最多领土的欧洲君主,不过仍然不断出征,如对付**新**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因此,查理五世所统治国家的内政,多由他的代理人处理,在西班牙的代理人是他的儿子菲利浦王子,而在奥地利的是他的弟弟费迪南大公。虽然,哈布斯堡皇朝的领地面积已冠全欧,但皇朝为扩张而进行的征战一直继续。

·重夺匈牙利波希米亚:1526年8月29日,匈牙利兼波西米亚国王路易二世与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奇迹王"苏莱曼一世,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附近的摩哈赤激战,史称第一次摩哈赤战役。土耳其军战胜匈牙利军,路易不幸战死沙场。但奥斯曼帝国并无长期占领匈牙利,反而在9月时撤军。此时,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费迪南以路易的**身份继承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国王。虽然在匈牙利出现了争位者,但很快便被平定。自此,匈牙利、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一直在哈布斯堡皇朝的管治之下,直至1918年。而西里西亚(今日波兰南部)也暂时成为哈布斯堡皇朝的领地。

☆王朝分家:1556年,查理五世自觉年老,因此决定将西班牙王位和奥地利大公分别让与他的两位代理人,并让他们各自的子孙世袭他们自己的王位,不得互传。自此,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为奥地利分支和西班牙分支,查理五世时期一人统领王朝领地的局面也不再出现。

·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1556年,查理五世将奥地利大公之位让与其弟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一世,并立斐迪南为神圣罗马帝位的继承人。但根据查理的遗嘱,斐迪南及其子裔丧失了继承为西班牙国王的权利。此举使斐迪南成为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的首位君主。自此,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统治奥地利,匈牙利及波希米亚直至1740年,历10代君主,这二百多年亦是欧洲历史上战争最多的时期。

奥地利帝国辖下由多个奥皇兼任国王的“王国”以及一些公国和领地组成,主要组成部分如下:
波希米亚王国 匈牙利王国
达尔马提亚王国 加里西亚及洛多梅里亚王国
克罗地亚及斯洛文尼亚王国 伦巴第及威尼斯王国
奥地利皇室领地 卡林西亚公国
卡尼鄂拉公国 萨尔茨堡公国
西里西亚公国 施蒂利亚公国
布科维纳公国 塞尔维亚及塔米斯-巴纳特公国
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 摩拉维亚侯国
蒂罗尔亲王伯国 戈里奇亚和格拉迪斯卡伯国
福拉尔贝格领地 伊斯特尼亚领地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1504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Isabella of Castile)病逝。由于,她与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of Aragon)所生的儿子都不幸夭折,在伊莎贝拉身故以后,女王储胡安娜(Joanna the Mad)继承卡斯蒂利亚王位。神圣罗马皇帝马西米连一世的儿子菲利浦以胡安娜的王夫的身份,和岳父费迪南一起监国。1516年,费迪南病逝后,胡安娜和菲利浦的儿子,西班牙兼奥地利王子查理(西班牙文名:卡洛斯)继承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Carlos I/ Charles I),其后于1556年将西班牙王位让与其子菲利浦二世(Philip II),并废除了菲利浦及其后裔继承奥地利爵位的权利,正式揭开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序页。1700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历5代的统治。他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外甥,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菲利普。他们的奥地利表亲不惜发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以抢回王位,但最后只令西班牙波旁王朝将部分哈布斯堡领地归还奥地利,以换取奥地利对波旁王室对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承认。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六世去世。卡尔和他的兄长都没有男性后裔,因此他的长女玛丽亚·特里萨继承了他奥地利大公、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王位。而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朗茨于1745年9月13日,当选神圣罗马皇帝。此后,弗朗茨皇帝将妻子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他们的后裔都采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自此,奥地利进入哈布斯堡-洛林皇朝,而弗朗茨皇帝和玛丽亚·特里萨皇后成为皇朝的创始人。皇朝历经数次变故,包括1806年,法皇拿破仑一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但当时的哈布斯堡君主,前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早于1804年整合各哈布斯堡领地,改称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以回应拿破仑称帝。1867年,为了化解普奥战争失利对帝国的冲击,奥地利帝国又被改称为奥匈帝国。皇朝直至1918年被**。奥匈帝国随即被肢解,奥地利成为共和国,举家****海外。

☆王朝覆亡: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于1700年绝嗣而亡,而奥地利的王朝于1740年绝后,随即被分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取代,直至1918年帝国被共和国取代。今日,部分哈布斯堡王族后裔依然生存,分别定居于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和德国,他们的首领是奥地利末代皇太子奥托·冯·哈布斯堡。

奥地利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是这样的。今天德国的前身是中世纪欧洲的神圣罗马帝国。帝国境内普遍通行德语。今天的奥地利也是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而且由于当时奥地利的势力非常强大,所以奥地利的国王长期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19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在拿破仑的战争中灭亡。原来神圣罗马帝国的各个邦国**了。其中最强大的有两个,一个是普鲁士,一个就是奥地利。在19世纪后期,各个邦国再次走向统一。为了争夺其中的霸权,普鲁士和奥地利发生多次战争,最后奥地利被击败。但是奥地利的实力和威望在德意志诸邦中还是很可观的。所以普鲁士最后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时候没有把奥地利算进去。从此奥地利就成为德意志帝国以外的一个国家了。二战前夕,德国和奥地利曾经在短期内合并过。但是二战结束以后又分开为两个国家了。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为何是所谓的正统欧洲王室?全欧洲其他国家王室都和他们有关吗?

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也称:“哈普斯堡王朝”(Hapsburg)。欧洲历史上最为显赫,统治地域最广的王室之一。其家族成员曾出任神圣罗马帝国国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奥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奥地利帝国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国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亚国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国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国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1864年—1867年)和今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区若干王国、公国的国王、大公与公爵。16世纪中叶,哈布斯堡家族**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哈布斯堡家族发源于瑞士北部的阿尔高州,并在1020年筑起鹰堡,名为哈布斯堡,并逐渐将势力扩展到莱茵河西岸流域。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鲁道夫一世当选德意志国王(但未加冕为皇帝)。1282年12月27日鲁道夫一世夺取被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占有的奥地利与施蒂利希公国,旋即分封于自己的两个儿子阿尔布雷希特与鲁道夫,自此奥地利划归哈布斯堡皇室拥有长达600余年。鲁道夫一世1291年逝世后,拿*家族的阿道夫被选举为国王,但因其与英国结盟很快遭到厌弃,鲁道夫一世之子阿尔布雷希特被选为对立国王,并在1298年击败阿道夫,正式登基。1308年,阿尔布雷希特一世被自己的侄子士瓦本的约翰杀害,自此后虽然阿尔布雷希特的次子腓特烈曾被选举为对立国王,并与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四世共治,然而其后的100年间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开始退缩到以奥地利为主的家族领地,并把南阿尔萨斯、布赖施高(Breisgau)和帝国内的其他一些领地陆续划入治下。14世纪期间,新成立的瑞士联邦不断向德国南部扩张,导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鹰堡。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正式由瑞士南部的鹰堡,转移到下奥地利的维也纳,哈布斯堡家族也被称为奥地利家族。

奥地利王位争夺战是怎么发生的?

1740~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争夺战。奥地利王位继承争夺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直接的军事对抗。在1740~1748年历时八年的战争中,先后有10多个国家参战,各国的利益需求在战争中,通过集团**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中欧是主要战场。 在哈布斯堡王朝邻地体系中,奥地利不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这个王朝的**中心。 经过不断的兼并,领土不仅包括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而且包括捷克人和南部斯拉夫人的地区,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哈布斯堡王朝从十七世纪下半期起,力图加强**集权,以求巩固奥地利这个多民族国家。查理六世统治时期(1711~1740年),财政日益空虚,军事力量削弱。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依据1713年《国制诏书》承袭父位。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国联盟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捷克、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联盟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40年12月,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趁奥地利王位空悬之机,率普军2.5万人突然攻入西里西亚,由此展开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 普军突然而迅猛的袭击,使兵力薄弱的奥军猝不及防。1741年1月3日,普军攻入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特。至1741年1月底,整个西里西亚除格洛高、布里格和尼斯三个要塞外,均为普军占领。奥军**退守摩拉维亚,而普军则沿摩拉维亚边境驻防。此后,双方采用持久机动的作战方法,企图破坏对方的补给线,迫使对方后退。 莫尔维茨会战是此次战争最大的一次会战。1741年4月10日,弗里德里希二世率两万人,兵分5路进至西里西亚的莫尔维茨村,与奥军统帅奈伯格将军率领的1.9万奥军遭遇。此役,普军伤亡4850人,奥军伤亡4550人。莫尔维茨会战后,普鲁士积极寻求盟友,1741年6月与法国秘密结盟。巴伐利亚、萨克森和西班牙等相继投入对奥地利的战争。至1741年,欧洲大多数国家被卷入战争。 1742年1月,奥军沿多瑙河向巴伐利亚发动进攻,并对波希米亚构成威胁。鉴于此,弗里德里希二世率普、法、萨克森联军3.4万人进至摩拉维亚与奥地利交界处,佯装夺占奥地利首府维也纳之势。在解波希米亚之危后,普军于4月初调头北上,于1742年5月17日,在波希米亚的霍图西茨与格林的卡尔亲王率领的3万奥军遭遇,普军左翼骑兵以快速冲击将奥军骑兵击溃。但由于普军后续不继,遂被奥军击退。经激战,双方不分胜负。最后,一直隐蔽待机的普军右翼步兵出击,一举将奥军击退。此役,双方损失惨重。奥军损失6330人,并有一批官兵被俘。普军损失4800人。6月初,奥地利**停战。7月28日与普鲁士在柏林签订和约。根据和约规定:奥地利把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及格拉茨公爵领地割让给普鲁士。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就此结束。 西里西亚停战后,奥地利极欲夺回失地,便联合英国、汉诺威、黑森、荷兰等在其他战区积极行动起来,至1742年底,奥军相继占领波希米亚和巴伐利亚,把法国联军逐出波希米亚。1743年2月8日,由特劳恩伯爵、元帅率领的奥地利——皮蒙特**,为阻止由莫**尔率领的西班牙**与孔蒂率领的法**队会合,在意大利帕纳罗河畔的坎波桑托与西班牙**交战,结果两败俱伤。1743年6月,由英王乔治二世和奥地利的奈伯格将军率领的英、奥、荷、黑森、汉诺威联军约4万人,由纳瑙向阿沙芬堡开进,途中其退路被法军截断。法军6万人,由法国公爵诺瓦耶元帅统率,其中2.3万人部署在德廷根附近,由格拉蒙将军指挥;主力部署在美因河彼岸。6月27日,格拉蒙离弃阵地,主动向英、奥联军发起进攻。经数小时浴血激战,法军损失较大,主动撤退。此役法军损失约4000人,联军损失约3000人。同年,奥地利与萨克森订立防御同盟,并得到萨克森的****。1744年夏,奥军开进阿尔萨斯,侵入那不勒斯王国。 1744年8月17日,普鲁士不宣而战,突然攻入与奥地利结盟的萨克森,并同时向波希米亚发动进攻。同年9月16日,普军攻占布拉格,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由此开始。 开始后最初几个月,奥军屡遭惨败。后来,奥军一方面采取拖延战略,避免与普军决战,不断以小战消耗普军,使普军损失近1.2万人,相当于其主部**的五分之一;另一方面,破坏普军交通线,袭击其补给纵队,断其粮草供应。 1744年11月26日,普军放弃布拉格,退至西里西亚,辎重和重火*也损失殆尽。此后,普军**转入防御。 1745年初,奥军接连打败法军和巴伐利亚军。5月,向西里西亚发动进攻。5月26日,普军约5.9万人隐蔽部署在西里西亚的霍亨弗里德贝格附近,伺机歼灭奥、萨联军。6月4日4时许,普军先后对奥、萨联军发起攻击,分别将其击溃。8时许,交战结束。联军伤亡1.38万人,相当于普军伤亡人数的3倍。 9月30日,奥、萨联军在索尔以两倍于普军的兵力向普军发动进攻。但未利用初战告捷扩大战果,反被普军击败,损失约7500人。12月25日,普鲁士同奥地利、萨克森签订《德累斯顿和约》。根据和约,奥地利将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割让给普鲁士,但普鲁士同时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丈夫弗朗茨?斯特凡大公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第二次西里西里亚战争至此结束。 在以后几年中,奥属荷兰成了主要战场。萨克森公爵莫里斯指挥的法军虽多次战胜奥、英联军,并攻占奥属荷兰,但在意大利北部和海上的战斗中失利。1746年,奥、俄同盟条约重新生效。经过长期谈判,1748年1月,俄军一个军进入普鲁士。法国害怕俄军进逼莱茵,同意举行和谈。10月,签订《亚琛和约》(1748年)。根据和约,普鲁士得到西里西亚大部领土;西班牙得到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领地;奥地利在意大利的某些领地转归萨丁;法国放弃在荷兰和印度的征服地。然而,《亚琛和约》的签订,只不过是“七年战争”爆发前的一次休战,并没有解决欧洲列强间固有的矛盾。 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对西欧影响最大的是在**方面。这次战争实际上是两大联盟的对抗,有10多个国家先后参加。这其中,各个国家的利益需求是通过集团**表现出来的。并且有的国家利用联盟对抗达到了既定的**目的,认识了国家集团的优势。加之各国之间**上相互联系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所以,自这次战争以后,西欧**力量之间的分化与组合,联盟与对抗,更为明显了。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在封建社会和资本**社会交替时期,它既有中世纪后期战争的一般特点,又孕育着新时代战争的萌芽,体现了进步的作战思想和方法与落后的作战思想和方法的较量。

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了,奥弗朗茨二世为什么还能建立奥地利帝国?

你把时间搞错了。是弗朗茨二世(于1804年8月11日)自称奥地利帝国皇帝在先,神圣罗马帝国(于1806年8月6日被拿破仑)强行解散在后。

弗郎茨二世就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时,德意志城邦割据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早已失去实权。法国大**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意志诸城邦的分化,帝国的前景并不乐观。再加上1804年5月18日,法国第一执政拿破仑称帝。有见及此,在拿破仑称“法国人的皇帝”三个月后的1804年8月11日,弗朗茨二世宣布提升奥地利大公国为奥地利帝国,他本人亦自称奥地利帝国皇帝以回应拿破仑。

PS:弗朗茨二世提升奥地利的地位,并自称奥地利帝国皇帝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的维持自己的权力。

因为奥地利帝国皇帝直接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所以在德意志地区有着绝对支配权;它是神圣同盟的积极推动者、发起者和最主要的成员国,在神罗还没解体的七年战争中、和神罗解体后的拿破仑战争中,奥地利帝国都代表着旧欧洲的封建势力和至高无上的皇权,它还是德意志邦联的永久**国,奥地利皇帝世袭兼任德意志邦联的总统。

为什么西方帝国的皇帝的尊称都叫凯撒?

我来帮您回答吧,本人精通欧洲古代史,近代史,以下完全手打,希望您能尊重 首先,在拿破仑以前欧洲只会有一个皇帝---也就是所谓的罗马皇帝 其他的只能叫国王,原因我来具体解释 首先得从凯撒本人讲起 尤利乌斯·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官、执政官、监察官、**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西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统治. 自凯撒在内战中获胜后,元首制在罗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虽然凯撒遇刺(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身亡).但他的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这里就开始要注意了,皇帝这种称号在这之前在欧洲是不存在的,在屋大维时代,名义上的共和制仍然存在----自前28年屋大维获得“奥古斯都”称号----实际上这和皇帝已经没有区别了. 所以后世就称屋大维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这样奥古斯都就成了皇帝的代名词 不过凯撒成为皇帝的名词却又废了一番周折----发生在300年后 在公元235年至284年间,罗马接连出现了二十六位皇帝,平均只在位两至三年。这种混乱的情况称为三世纪危机---到了284年的时候,戴里克先取得皇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他废黜罗马的一些共和国遗存---正是实行帝制----而最为重要的是四帝共治制建立 戴克里先由其统治头九年里帝国不断出现战乱的经验总结出帝国过于庞大,不便于一位皇帝独自管治;而且亦只其一人亦难于抵抗蛮族由莱茵河至埃及边境一带的不断侵扰。其彻底的解决方法是将帝国一分为二,在地图上画一直线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 四帝共治制指的是将帝国东西两部分别由两位主皇帝统治,再各以一位副皇帝辅政。在罗马皇帝众多的头衔里,奥古斯都最为重要,所以将其授予两位主皇帝,而两位副皇帝则获授较次要的称谓凯撒。戴克里先有意让主皇帝在退休或死亡时,由副皇帝继承,而继位的主皇帝则任命新副皇帝,以解决帝位继承问题。此制度在公元292年正式实施. 这种制度实际上并不长久,原因主要在于继承权的问题,而且为后来罗马的**埋下伏笔 在306年,君士坦丁一世在西部帝国发起内战,并在312年获胜,其后在324年占领东部帝国,以帝国复归一统直至其于337年驾崩----四帝共治制就被终结 不过在此之后,副皇帝的名称,凯撒,也成了皇帝的代名词了 然而,在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出现了两个欧洲的皇帝 罗马帝国**为东西两部分后,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在476年被东哥特王国国王奥多亚克废黜后,奥多亚克所做的是把帝徽送给了当时的东罗马帝国皇帝芝诺,并且宣称,西罗马不再需要一个自己的君主,世上唯一帝足矣,并请求东罗马帝国赐予他意大利诸省的政权。此举从法理上讲,并不是我们从教科书上所学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是东、西罗马帝国重新统一! 这样对于中世纪,以及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帝国只有唯一的一个,就是罗马帝国。这个是没有歧义的,不存在“国王所在的国家只有成为最强大国家,就有机会被梵蒂冈封为帝国”,这个实在是开太大玩笑了。 此后,最少从名义上,法理上,东罗马皇帝对西部帝国是有宗主权的。直到800年,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一世兵入罗马,由当时的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此举实际标志这西部帝国重新有了自己的帝系! 在800年重生的帝国,已经是单纯的普世帝国、世界帝国的概念了,有没有元老院只是个形式问题,新帝国也一样有类似议会、元老院的东西,连皇帝也是选出来的.公元800年查理一世的帝玺上的字:“罗马帝国的再生”,明确的表达了无误的意思 对于**教来讲,仅限于欧洲西部来说,其君权神授是自成体系的。既然唯一的真神上帝,则上帝在人间必有代理人,那么神权的代理人就是罗马教皇,而世俗权力的代理人,就是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两个人至少从理论上讲是平级的。和中国的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样,上帝在人 间的世俗代理人,也就只有这么一个人,绝没有第二个。 所以从理论上讲,任何君主都有资格当这个皇帝的,不一定局限在哪一国。但遗憾的是,查理一世(更有名的名字是查理曼大帝)死后,其子——帝国皇帝路易一世实在太软弱,结果查理的3个孙子分赃不均大打出手,导致帝国的**。老大得到了中法兰克王国,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系列领地——意大利、勃艮第、洛林;老三得到了东法兰克王国,后来演变成德国;老四得到西法兰克王国,后来演变成法国。 所以查理一世以及后面的路易一世、罗退尔一世、路易二世、查理二世、查理三世等等,既是法国的查理一世、路易一世……查理三世,也是德国的查理一世、路易一世……查理三世。无论是法国的路易十四、查理十世,还是德国的查理七世、路易四世们(德文分别是卡尔和路 德维希),都是按照这个顺序排的。 在这个重建的西罗马帝国早期,皇位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诸王里轮流转,并不固定。 但有趣的是,在中世纪早期,东法兰克/德国国王,反而是各个国王里最强大的,德王奥托一世在962年在罗马加冕为帝后,帝位就长期被德国国王所把持,到最后,竟然就成为传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别的国王就不能染指,因为从法理上讲,这个皇帝是罗马帝国的皇帝,所有君 主都有权当的。后来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就成功的当选了帝国的皇帝(帝号是查理五世),就是明证。此外英格兰的康沃尔公爵理查、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荷兰的威廉等人,都曾经竞争过帝位,并一度获得了部分诸侯的支持,但没有竞选成功罢了。 所以说,“被梵蒂冈封为帝国,国王就升级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无稽之谈,帝国不是梵蒂冈/教皇封的,也不是国王“升级”成皇帝。 此外,无论伊莎贝拉还是伊丽莎白,都不曾叫过女皇。她们只能是女王!国内某些人翻译成女皇纯粹是瞎翻译,根本不懂欧洲历史。和对教廷有没有贡献完全不沾边。反倒是维多利亚可以叫女皇,但要搞明白了,维多利亚的女皇专指印度女皇!她在欧洲仍然是联合王国的女王! 对于西欧来讲,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皇帝,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能有别的什么皇帝、女皇! 这也就是德语里面管皇帝叫 Kaiser的原因----以证明其作为欧洲皇帝,罗马皇帝的正统 这个规矩首先是被**人打破的,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被攻克后,**人认为自己继承了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正统----认定莫斯科是第三罗马 俄语的沙皇(Tsar)来自于对拉丁语凯撒的转音----实际上**人原来就称呼拜占庭的皇帝为Tsar 到伊凡四世时期,**正式接续所谓拜占庭的正统-----于是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而到了19世纪初拿破仑称帝时,正统性的规矩彻底崩溃了,之后就没人再遵守古老的规矩了,什么德国皇帝、法国皇帝之类的都出现了----凯撒的名号也就在欧洲各国出现了----作为皇帝的尊称 解释的足够详细了吧,朋友,希望您能够满意 参考资料 John Bagnell Bury A History of the Roman Empire from its Foundation to the death of Marcus Aurelius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奥匈帝国是奥地利的前身吗﹖

简单来说是匈牙利跟奥地利的前身。 奥匈帝国是公元1867年至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共主邦联国家,是当时的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的王冠领地”联盟。匈牙利国王与奥地利国王是同一个人。 匈牙利对内享有一定程度的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等自治权。外交和国防等对外事务方面则与奥地利一样,统一由帝国****处理。 奥匈帝国是匈牙利贵族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折衷解决方法。奥匈帝国是欧洲列强之一,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引发者和主要参战国之一。 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分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现在分成捷克、斯洛伐克二国)、南斯拉夫(现在分成塞尔维亚和黑山、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马其顿等五国)、波兰。此外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奥匈帝国的土地。 扩展资料 奥地利帝国的文化历史 奥地利帝国是跨越多个民族的居住地,而在法国大**和拿破仑推行自由**以及民族平等的冲击下,各地反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活动日益活跃。 虽然如此,奥地利帝国仍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奥皇室向来担心**浪潮危及自身的统治权,奥军向来积极干预欧洲他国事务,****。 另一方面,奥历任皇帝笃信天主教,因此教廷给与神圣罗马皇帝在教宗选举中的否决权,被转授与奥皇,直到1914年才被枢机主教团废除。 奥地利共和国的发展 奥地利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国家,也是OECD的创始国之一,1995年加入欧盟,同年签订申根公约,1999年开始使用欧元。201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5870美元。 其人类发展指数在2016年排世界第19位,其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匈帝国

本文由宠物迷 百科常识栏目发布,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是一回事吗?

标签:宠物爱好